【單日聯絡通知】
- 請尚未繳交「戲劇欣賞之肖像權同意書」及「校慶表演參與調查」的家長,協助老師盡快繳交唷!
- 有時下午學校安排的點心為西式糕點、麵包,考量孩子每日糖份的攝取量,請家長如看見糕點麵包與搭配較甜的飲品時,晚間就盡量減少孩子糖份的攝取唷。
-------------------
2024.10.21-天使班 教室日誌
日期:1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出席26人 事假:0 / 病假:0
◎晨間入園
◎學習區自由探索
◎活力早餐
◎團討時間
「繪本導讀:歡迎光臨口罩動物村、動物村洗手大賽」
「戴口罩、勤洗手」是孩子們朗朗上口的口號,但~未什麼要這樣做?這些照顧自己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其實是鮮少帶孩子們去探究的。
因此,老師「動物村洗手大賽」中,動物比擬孩子常見的行為,像是不自覺的舔舔手、玩水、沒使用肥皂、胡亂洗一通的狀況,讓孩子們說一說這些方式無法「真正清潔雙手」的原因是什麼,並進而帶到「正確的洗手方法~濕搓沖捧擦&內外夾弓大力腕」。
另外,也以「歡迎光臨口罩動物村」,與孩子們談談戴口罩的好處,並且透過「情境劇的錯誤示範」,讓孩子們說說「真正戴好口罩」的方法為何,以及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哪些事情。
談完繪本後,老師也延伸孩子們的分享內容~「洗手與戴口罩,可以幫助避免腸病毒和肺炎找自己」,藉由相關的宣導影片,讓孩子們了解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因此,老師「動物村洗手大賽」中,動物比擬孩子常見的行為,像是不自覺的舔舔手、玩水、沒使用肥皂、胡亂洗一通的狀況,讓孩子們說一說這些方式無法「真正清潔雙手」的原因是什麼,並進而帶到「正確的洗手方法~濕搓沖捧擦&內外夾弓大力腕」。
另外,也以「歡迎光臨口罩動物村」,與孩子們談談戴口罩的好處,並且透過「情境劇的錯誤示範」,讓孩子們說說「真正戴好口罩」的方法為何,以及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哪些事情。
談完繪本後,老師也延伸孩子們的分享內容~「洗手與戴口罩,可以幫助避免腸病毒和肺炎找自己」,藉由相關的宣導影片,讓孩子們了解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悄悄話和誰說III-
選擇對象的原因&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經驗整理)
選擇對象的原因&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經驗整理)
上週請假的孩子不少,因此老師藉著孩子們全到的今天,透過經驗圖表,一起回顧孩子們上週討論的內容,其分別是「悄悄話和誰說?-「對象選擇的原因」&「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並帶著孩子們做整個經驗的整理。
「對象選擇的原因」

「對象選擇的原因」

孩子們原先討論適合「說悄悄話的互動對象」有:老師、天使班的朋友、爸爸媽媽(家人)、可愛班的朋友、學校外的朋友。老師協助將其羅列在電子白板上。
另外,老師邀請孩子以自己選定的挑選原則(1)研究的互動對象要可以常常見到、(2)班上的大家都認識、(3)可以幫忙研究悄悄話...來作為判斷的基準點。
透過簡單的紀錄,一起進行經驗的整理與回顧。
---孩子們的整理內容與判斷原因---😍:適合;😞:不適合
😞天使班老師:老師有很多工作、老師工作的時候不能講話,她會忘記事情。
老師太高了(但老師可以蹲下來,所以原因不成立。)
😍天使班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能常常在一起,也能常常看見,可以幫忙研究悄悄話。
另外,老師邀請孩子以自己選定的挑選原則(1)研究的互動對象要可以常常見到、(2)班上的大家都認識、(3)可以幫忙研究悄悄話...來作為判斷的基準點。
透過簡單的紀錄,一起進行經驗的整理與回顧。
---孩子們的整理內容與判斷原因---😍:適合;😞:不適合
😞天使班老師:老師有很多工作、老師工作的時候不能講話,她會忘記事情。
😍天使班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能常常在一起,也能常常看見,可以幫忙研究悄悄話。
😞爸爸、媽媽(家人):他們沒有在學校、要去上班賺錢沒時間來
全部來的話...教室會擠不下、不是每個人都認識。
全部來的話...教室會擠不下、不是每個人都認識。
😞可愛班的朋友:是別班的小孩、沒有所有人都認識、
他們沒有和我們一起研究,我們說的他們不知道。
他們沒有和我們一起研究,我們說的他們不知道。
😞學校外,自己的朋友:只有自己知道,其它人都沒見過。
「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

「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

孩子們上回提到「對不同的人說悄悄話,說的事情就會不一樣」。
但朋友中依舊有...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一起玩的朋友、喜歡的朋友/不喜歡的朋友。
因此,老師透過先請孩子們說說「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一起玩的朋友、喜歡的朋友/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談哪些內容,並依據孩子們說的內容找「關鍵字」,看看在「新朋友與舊朋友」的概念中,使否有談到,並判斷需要追加補充、或是刪改。
---孩子「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最終的定案---
但朋友中依舊有...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一起玩的朋友、喜歡的朋友/不喜歡的朋友。
因此,老師透過先請孩子們說說「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一起玩的朋友、喜歡的朋友/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談哪些內容,並依據孩子們說的內容找「關鍵字」,看看在「新朋友與舊朋友」的概念中,使否有談到,並判斷需要追加補充、或是刪改。
---孩子「不同的對象可以說些什麼」最終的定案---
新朋友:問名字/生日/從哪裡來/去過哪裡、分享班上好玩的事情、邀請:一起玩、陪伴、詢問需不需要幫忙、有衝突或不開心時,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紅字為本日追加)
舊朋友:問問對方的心情(關心)、分享在學校裡的新發現、說說自己的心情/和對方互動的感覺、「和對方說他很棒、做了哪些很棒的事情」邀請:一起玩、陪伴、詢問需不需要幫忙或請求幫忙。
一起玩的朋友/沒有一起玩的朋友、喜歡的朋友/不喜歡的朋友,因為對象中可以說的內容已經包含在新朋友與舊朋友的概念中,所以討論後,孩子們決定刪除這兩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