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班級日誌~開學日|積木建構區介紹|自我介紹+說說自己喜歡吃什麼
【單日聯絡通知】
- 本週發下資料夾(白色),請家長詳閱資料夾中的所有通知單。
看完後,請填寫完畢並繳交回天使班。
如有任何關於通知單的疑問,可傳官方Line向老師詢問唷。 - 這學期天使班受邀參與國教署的「健康教育課程研編計畫」,因此本學期的課程相關資料(照片、影片、文字紀錄)皆會整理成檔案,並在未來共同彙整成提供給幼兒園的出版物與作為其他成果分享的簡報使用。
因為會使用孩子們的相關影像,因此發下(肖像權)授權書,確認家長是否同意計畫使用孩子的相關照片,再麻煩請家長協助填寫。
-------------------
2024.08.30-天使班 教室日誌
◎晨間入園
◎學習區自由探索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為了使孩子們有安全感,並能逐步熟悉環境與找回過去上學的感覺。
早餐前的天使班有爸爸、媽媽陪伴幼生入園、入班,同時也邀請家長協助-盡量讓孩子自行擺放個人物品,讓孩子能盡快熟悉入園時需要進行的生活自理,例如:放書包、餐袋、水壺。
完成入班的生活自理後,孩子需要喝十口水後,即可進入學習區自由探索。(本日家長可入班協助陪伴至8:15分為止)
◎活力早餐
◎團討時間
「天使好棒棒」
老師透過呼口號「你/妳真棒!我真棒!天使好棒棒!」帶著孩子們一起破冰互動。
也引導孩子們觀察自己變得好棒的事情,例如:上學有開心和爸爸、媽媽說再見、有自己收拾玩具、有交到新朋友等。幫助孩子覺察自己變厲害的部分,肯定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不時鼓勵孩子主動分享,同時也較為害羞的孩子,能透過觀察學習,提升一點點願意分享的勇氣。
孩子們分享「自己好棒棒的事情」如下:
1.我會自己放東西和收東西。
2.爸爸、媽媽要走的時候,我有好好在教室。
3.有和新朋友一起玩!
4.今天自己起床。
5.來上學沒有哭哭。
.jpg)
透過實際觀察使用後的積木建構區,讓孩子們看看有哪些地方怪怪。
櫃子與籃子的對應圖案,很快的讓孩子們發現「有人放錯格子,圖案不一樣!」、「籃子圖案沒有放對邊,所以別人會不知道有沒有放對。」以進一步引導孩子覺察積木區在基本收拾時,需要注意的原則。
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要「櫃子和籃子的圖案都一樣,才是放對。」
有了解決方法後,老師將有錯誤的教具籃拿出來,並邀請孩子們一起實際運用討論的好方法,進行問題的解決,並凝聚孩子們對於積木建構區收拾時「收拾原則」的共識。
「天使一家人~第一次接觸:自我介紹與說說自己喜歡什麼?」
天使班有新朋友的加入,孩子們對彼此都很好奇。
因為是第一次的接觸,所以老師邀請孩子坐在位置上,請孩子自己和大家自我介紹。
害羞的孩子也可以透過說「我等等再說」,將說話骰子交給下一位朋友,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可以自我覺察與準備,並確保孩子們的互動品質是好的。
除此之外,老師也請自我介紹的孩子們說完自己的名字後,邀請全班一起詢問「你/妳喜歡吃什麼?」讓孩子彼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詢問彼此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孩子們喜愛的環節,同時也發現孩子們除了喜歡吃常見的冰淇淋、糖果、巧克力之外,更多的孩子是喜愛吃營養的蔬菜與水果,真的讓老師們很驚喜呢!
「天使一家人~場外加碼番外篇:「阿母」的意思」
老師們也是班上的一份子,所以介紹「自己是誰?自己喜歡吃什麼?」時,自然老師們也需要參與。伶伶老師在自我介紹說~她最喜歡吃「阿母煮的飯」。
看著孩子們困惑的小臉。老師長試著問孩子們「你們知道阿母是什麼意思嗎?」
孩子們給予老師的回覆是:是一種吃的東西、是食物,還有孩子說!伶伶老師的阿母就是星星老師!
聽聞孩子們可愛的回答,老師決定來段即時的母語教學。
透過文「阿母」、「母親」的相同字,在延伸連結到「母親」就是媽媽,因為「母親節」~。
而讓孩子們理解原來阿母、母親都是「媽媽」的意思。
也因此讓孩子們了解到~伶伶老師最喜歡吃的「阿母煮的飯」,原來~就是伶伶老師的媽媽煮的飯。
【本週母語~閩南語/台語】👉 媽媽/阿母:a-bú
◎大肌肉活動~ 暖身活動+互動式體能影片(影片進行的動作包含抱膝前行、鴨子走、青蛙跳、大熊爬、左右跳)+緩和運動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日,老師尚在觀察孩子們的體能狀況,因此安排了簡單的暖身後,透過互動式體能影片作為本日的主要體能活動。(體能影片中所包含的動作有:原地跑、向上跳、左右跳、翻滾、抬腳)
◎美味午餐
◎甜蜜的午睡時光
◎美味點心
◎快樂放學~